盤子血淚史~ 共同基金

今天主角是” 基金”。這個系列是紀錄看過聽過的投資理財相關的誤區,希望有勸世警惕的效果,關於投資理財的”學費”可以不用付,有些付了學費也未必學得會,希望看到文章的你,看完後好好思考,祝你幸運做適合的配置,得到自由的自己。

目錄

•     共同基金是什麼

•     為什麼共同基金受到歡迎

•     誤入共同基金誤區怎麼辦

•     投資理財停看聽小叮嚀

多年前,身為一名勞累上班族滾媽,跟交情深厚的同事們一起研究著當時最熱門的基金投資。當時很多有名的基金發行,雜誌跟報紙大幅度報導,沒買就跟不上投資趨勢、沒買就跟同事沒話聊。那個時候滾媽很認真的跟同事們搶單筆投入並定期定額。那幾年基金就是最紅最棒的理財商品,滾媽跟同事們都認為: 你不理財、財不理你,那我們都在忙著上班,除了定存外,買股票也沒時間研究,那基金至少有專業的投顧投信公司操盤,應該比較適合小額投資吧?

一晃眼過了幾年,滾媽確認目前的基金淨值,並開始思考所謂的好,究竟是產品本質好還是行銷的好呢? 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吧!

共同基金是什麼

共同基金(英語:Mutual Fund),由基金經理人向大眾公開募集資金,用來投資股票、債券、商品或衍生性金融商品等。民眾則是透過銀行、平台或是直接向基金公司購買共同基金,以獲取利息、股息或資本利得。

為什麼共同基金受到歡迎?

1. 據滾媽描述當時報章雜誌行銷成功,到處都鋪天蓋地看的到共同基金的廣告,而且強調”定期定額”小額3000元即可購買,成功破解一般新手及小資族資金不足的門檻。

2. 分散投資,早期透過投資共同基金,就可以購足股票型基金、債券型基金、貨幣型基金等等。

3. 有專業經理人管理: 由專業經理人與研究團隊資源,透過較完整的總體經濟分析、較佳遴選標的能力,有機會大幅提升投資勝率或得到超額報酬

誤入共同基金誤區怎麼辦

共同基金的誤區,大致如下:

誤區1:以為資金少只能選擇共同基金

一般小資上班族,很難馬上拿出大筆資金投資,定期定額這個美好的制度,讓人誤以為,小額只能選共同基金。

破解法→ 現在投資工具選擇多元,可以透過網銀定存、購買零股,或定期定額購買指數型ETF。

誤區2.對於相關費用沒有概念

無感相關費用太高(如經理費、保管費、銷售手續費、贖回費)

(當時相關費用是2~3%,隨銀行及基金公司偶有折扣而調整),最常出現的言論就是,該給人家賺的不要小氣,何況你有賺錢就好, 這一點參考這篇說明。

投資有賺有賠很正常,但很實在的問題,當看到虧損的績效時,總會好奇想所謂的專業呢? 並沒有反應在績效上啊?

破解法→聽到指數型基金的費用率很低,如同VT只有0.07%時,你還會樂觀認為被賺那麼多無所謂嗎?

尤其在許多買共同基金的人,多半都是忙碌不想盯盤、沒空擇時選股的人,那幹嘛不買指數型基金呢? (既然能持續買進並持有,那就變成被動投資-指數型基金,一路被動到底吧!)

參考上述,即使對數字再沒概念的人,單就手續費來看,也應該能明白長期的差異,更何況加上其他費用。

誤區3. 誤以為投信投顧很專業

一般人忙著生活及經營工作上的專業,沒時間看盤盯盤,認為交給投顧投信投資很專業,當然我不否認有部分業者或許如此。

如同[我教你變成有錢人]的作者提到的,大部分的人其實都不需要理財顧問,細想所謂的專業是在操盤選股上、還是行銷上呢?? 相信而購買是出自於對他們操盤的信心、還是被行銷包裝吸引呢?

破解法→ 既然認同基金投資等於買下一籃子股票、一籃子債券的理念,那不如就買入攣生兄弟"指數型基金",追蹤大盤的市值型ETF懷抱吧,直接買下全世界厲害的菁英們服務的公司,費用低等於相對投入的金額就多,何樂而不為? 關於指數化投資請往這裡走。

投資理財停看聽小叮嚀

你問我投資共同基金真的不好嗎? 聽滾媽的故事,是很認可共同基金提到的一定期定額的觀念,有強迫儲蓄、聚沙成塔的概念。

至於各種各樣的共同基金則不好說,畢竟各花入各眼,沒遇到指數化投資前,基金是我斷斷續續交往最久的投資工具,然而在不確定績效一定有超額報酬下,我認為共同基金投資最大的問題還是在於費用,今天所謂的小額,中長期累積仍是筆不小的金額。而高額的費用累積起來根本就是侵蝕你的獲利,如果你跟滾媽同樣沒認真想過,現在試著瞭解還不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