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健康檢查緣起:
年底年初是很多公司安排健檢的熱門時段。已經很久沒有好好做健康檢查,近期跟家人一起去檢查,主要是想要以腸胃鏡及LDCT(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),對腸胃鏡的要求,就是那種睡一下就都做好的為主(邊檢查邊互動的先不要,我還沒強大到能邊跟醫生互動)。第二個重點就是想做LDCT(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) ,通常有舒眠腸胃鏡+LDCT的健檢,都要價不菲,但想想身體是自己的,似乎該面對了解一下。
健康檢查中間經歷:
有做腸胃鏡的人都知道,要清空腸胃不是一件舒服容易的事,大概一週前就開始要多喝水(這點很好,也是提醒自己身體要適時補水),前三天要低渣飲食,前一天只能湯水喝飽並認真喝清腸藥。
健康檢查後續追蹤:
在醫院健檢耗時約4小時,如果排到尾批做腸胃鏡還要看腸胃鏡報告,可能會從8:00-13:30左右,我的腸胃鏡報告出爐,清腸清的很乾淨,胃沒事,腸則切除一顆瘜肉,其餘細節得等報告出爐,可選擇寄送書面報告或是回診看報告。因為有切除瘜肉,需回診看報告並申請診斷證明後申請私人保險給付。
健康檢查心得:
- 清腸心得~ 過去聽說很痛苦,因為清腸藥不好喝且要一直上廁所。這次喝的是腸見淨,除了有點少少人工味外,本來擔心腸胃清腸不乾淨,只要聽從健檢中心的建議,準時服用(尤其是第二劑清腸時間要注意)。從一週前多喝水、三天前低渣 ,前一天無渣+配合軟便劑及清腸藥的服用時間,幾乎就能相對乾淨,之前我覺得我的腸胃蠕動比較緩慢,就有服用益生菌幫助消化,個人是有在五天前開始增量服用益生菌。
- 非常建議超過40歲以上的人做腸胃鏡檢查,當作期中考確認一下體況,好好調整。畢竟身體這個載體至少維持比“相對堪用”更好的狀態,才能好好的陪伴我們到老。另類的心得是:不考慮營養問題,原來人真的能靠湯湯水水過幾天。身為吃貨,好幾天不能好好享受單純吃東西的樂趣,若已遇到老年神智不清明,不能好好靠自身進食,或許正是身體告訴你即將遠去的訊號吧(這也是我認為活著沒樂趣的狀態)。
- 不諱言健檢前,多少內心忐忑,可以理解某些長輩鴕鳥心態不願面對檢查的心態,除了檢查過程的不適、還有不敢面對結果。如果趁早發現或許都還能有相對應的處置,當我們勸說長輩們要勇敢的同時,如果此時不選擇勇敢,也沒有說服力~ 就面對吧。
健康檢查小提醒:
1)健檢只是一個階段性的檢視,如同保單檢查、期中考、投資理財健檢,並不代表整體健康管理的全貌,畢竟每個人安排的檢查細項並不同,但透過健康檢查,讓自己有意識的調整,好好的思考中長期怎麼善待身體,比起不少人在健檢前裝乖節制,健檢後又繼續暴飲暴食來說,有意識善待身體才是長遠之計。
2)平時就該傾聽跟關心自己的身體,需要時就趁早就醫檢查,而非拖延不面對。
3)即使期中考考完成績不錯,也不代表身體從此健康無疑慮,時時關心自己,也是愛自己的真正表現。
4)會選擇醫院健檢中心做健檢,就是因為有瘜肉可以當場處理,需回診看報告並申請診斷證明後申請私人保險給付。
5)因骨盆左右高低角度不同,對於單邊肌肉痠痛的疑問得到解答。
說來有趣,平常並不熱衷運動的我,或許因為健檢面對,竟有點認真思考後續運動該如何安排,也算是額外的收穫。